合同物流 大件 国联

中国物流业4月运行分析:需求扩张与区域分化并存,技术赋能推动高质量发展

2025-05-06 10:00

2025年,中国物流业在政策红利与技术变革的双重推动下,正加速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。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最新数据,4月物流业景气指数与仓储指数双双维持在扩张区间,表明行业整体复苏态势延续。然而,区域分化特征愈发显著:西部地区依托“一带一路”战略与制造业升级,物流需求持续爆发;而东部沿海受全球贸易环境波动与大宗商品市场调整影响,增速有所回落。与此同时,智能化技术加速渗透,无人配送、智慧仓储等创新应用不断落地,不仅提升供应链效率,更成为企业降本增效的关键抓手。在此背景下,物流基础设施投资持续加码,行业预期与就业形势双双向好,高质量发展格局正逐步成型。

动画演示.png


一、物流业景气指数总体平稳,区域分化特征凸显

总体需求保持扩张。4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1.1%,虽环比回落0.4个百分点,但仍处于扩张区间。业务总量、新订单、库存周转等核心分项指数均超50%,显示供应链上下游联动复苏态势延续。

区域表现分化加剧

东部沿海:受大宗商品供需放缓及国际贸易抢出口效应减弱影响,煤炭、矿石、粮食及外向型商品物流增速放缓,业务总量指数降至50.2%(环比-1.2pct)。

中部地区:业务总量指数51.8%(环比-0.5pct),增速回落但维持扩张。

西部地区:业务总量指数环比回升2.3个百分点,连续数月保持高增长。国家西部开发战略及制造业、生物制药等产业需求拉动效应显著。

码头.png


二、技术赋能降本增效,企业盈利能力分化

智能化推动效率提升。江西共青城率先启用L4级自动驾驶无人配送车,采用多源传感器融合技术,实现交通信号识别、动态避障与末端配送效率提升,技术降本成为行业新趋势。

服务价格与利润结构分化。公路运输、电商快递价格稳中有升,物流服务价格小幅回暖。企业利润指数:小型微型企业持平,中型企业回升0.1pct,大型企业回落0.3pct,行业整体经营韧性仍存。

三、投资就业双升,行业预期持续乐观

固定资产投资创近三年新高。4月投资完成额指数53.6%(环比+1.2pct),1-4月均值51.6%(同比+1.9pct)。铁路、水路投资分别增长5.2%、10.2%,基础设施稳定性增强,带动新物流需求释放。

就业形势改善,预期指数攀升。从业人员指数环比回升0.2pct,航空运输、邮政快递业用工需求扩张。业务活动预期指数56.4%(环比+1.2pct),1-4月均值55%(同比+0.7pct),行业信心显著增强。

货架.png


四、仓储需求持续扩张,二季度开局良好

仓储指数连续6月扩张。4月仓储指数50.7%(环比-0.1pct),新订单、企业员工指数双升,显示市场需求与就业吸纳能力同步增强。

大宗商品与消费品需求共振。施工旺季带动钢材、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仓储新订单激增。节假日备货推动食品、纺织品、医药等消费品仓储需求增长,库存周转率维持高景气区间。

仓储价格回升,成本优化加速。收费价格指数50.6%(环比+2.5pct),时隔15个月重回扩张区间,反映仓储资源供需趋紧。同时,行业通过提升周转率(如优化库存管理)降低综合物流成本。

五、行业展望: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,高质量发展迈向新阶段

区域协同深化,西部潜力释放。随着“一带一路”及西部开发战略推进,西部地区物流需求有望持续高增长,与东部形成互补格局,推动全国物流网络均衡发展。

技术赋能加速,智能化渗透率提升。自动驾驶、无人仓储、数字化平台等技术将进一步普及,助力行业降本增效,预计2025年物流科技投入增速将超15%。

基础设施投资拉动,绿色转型加速。铁路、水路等低碳运输方式投资将持续扩大,推动行业绿色化、集约化发展,助力“双碳”目标实现。

仓储效率优化,供应链韧性增强。仓储周转率提升将成为行业核心竞争点,通过智能化改造与库存精细化管理,全社会物流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。

结语
2025年,中国物流业在政策支持、技术驱动与市场需求共振下,将延续复苏态势。区域协同深化、智能化升级与绿色转型将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主线,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实支撑。

文章标签: 暂无标签

— 分享到 —